操作步驟如下:
1.沙土管制備
將河沙用60目過篩,棄去大顆粒及雜質,再用80目過篩,去掉細沙。用吸鐵石吸去鐵質,放入容器中用10%鹽酸浸泡,如河沙中有機物較多可用20%鹽酸浸泡。24小時后倒去鹽酸,用水洗泡數次至中性,將沙子烘干或曬干。
另取地面下40~60cm非耕作層貧瘠且粘性較小的土,研碎,100目過篩,水洗至中性,烘干。
將處理后的沙、土按質量比2∶1混合。混勻的沙土分裝入安瓿管或小試管中,高度為1cm左右,塞好棉塞,121℃濕熱滅菌30min。
隨機抽取滅菌后的砂土管若干支,無菌條件下取少許砂土至營養肉汁培養基中,30℃培養24小時,檢查無微生物生長后方可使用。
2.斜面培養物的制備
參照定期移植法。
3.制備菌懸液
向培養好的斜面培養物中注入3~5mL無菌水,洗下細胞或孢子制成菌懸液。用無菌吸管吸取菌懸液,均勻滴入沙土管中,每管0.2~0.5mL。放線菌和霉菌可直接挑取孢子拌入沙土管中。
4.干燥
真空抽去沙土管中水分。
5.保藏
將沙土管用火焰熔封后存放于低溫(4~6℃)干燥處保藏,每隔半年檢查一次菌種存活性及純度。或將沙土管直接用牛皮紙或塑料紙包好,置干燥器內保存。
保藏時間2~10年。
6.恢復培養
無菌條件下打開沙土管,取部分沙土粒于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上,長出菌落后再轉接一次。或取沙土粒于適宜的液體培養基中,增殖培養后再轉接斜面。